Search


走部落・〔南投-地利(達瑪巒)部落〕
落大雨的日子,我們來到了地利(達瑪巒)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走部落・〔南投-地利(達瑪巒)部落〕
落大雨的日子,我們來到了地利(達瑪巒)部落啦!地名由來有兩個(1)是「舂米的地方。」(2)傳說在古代族人剛遷徙至地利村時,曾遭瘧疾流行病肆虐,死了不少族人,當時部落有一隻野生的巨大公雞,專吃瘧疾流行病源惡疫的瘧蚊,部落之惡疫才逐漸脫離險境,因此稱此地為「公雞」布農語稱為Tamazuan,表感恩紀念之意。然而“地利”是漢人幫部落取的名稱,位於臺灣南投信義鄉濁水溪河岸,部落由來可追溯到日本人佔領台灣的時代(1895-1945),原本居住在高山的布農族被迫搬離到海拔很低的地方,因此部落裡很多壁畫處處可見日本人的身影,紀錄著當時的情況。
.
{地利吉祥物・大公雞}
清晨從台中出發一路直達南投地利村,沿途環山,看著像棉花糖一樣的山嵐,飄飄然自由地在山腰穿梭,光是盯著雲朵,生活中的壓力隨風輕輕釋放。抵達地利村入口處,有隻大大的公雞迎接我們,正是地利村Tamazuan的吉祥物!入部落後看得見村裡的形象規劃以公雞為主,以目前走部落來說,是規劃完善的一個部落,很有趣也很有意義。小可惜的是前幾天花蓮發生芮氏規模6.1大地震,加上這幾天連續下大雨,因此入山要注意自身安全,相對的部分店家也因此暫停營業,這讓住在市區的我,更能體會住在山裡必須與大自然相扶相承的重要性,謹惕著尊重山、尊重大地,以前只是嘴巴說說的尊重,但當親身經歷時,更明白不單是尊重,更要「敬畏」大自然,松鼠說:『先人的智慧,總是用傳說、用祭典儀式來告知後代重要性』。
.
{大自然的胸襟}
接著來到了地利著名景點之一「黑黑谷吊橋」為什麼叫黑黑谷也頗有趣!相傳為古早發現該地的水質偏黑,因布料染黑不易褪色稱之,其中有黑黑谷、黑黑谷吊橋、黑黑谷瀑布...,一開始我們還以為因為有瀑布,可能位於較高處,孰不知是在山腰下“一樓”而不是“二樓”的山腰,抵達目的地黑黑谷吊橋後,四周環繞著山,腳下溪水聲流過,望著遠方瀑布,只想發呆放空,背景好拍都能變成網美照的概念,這裡真的是個好山、好水、好空氣的地方呀!
.
{南投布農部落・達瑪巒文化藝術團}
然而,在台東有布農部落、到了南投有達瑪巒文化藝術團,是個很棒的文化傳承保留方法,透過族人演出讓旅人了解以前傳統文化,固定每星期六、日表演,一邊演出一邊搭配族人解說,更能清楚、快速地知道歷史背景,也可以聽到布農八部合音、傳統打擊樂器演奏、報打獵的戰績...每個節奏、每個合聲都讓人陶醉不已,感動的是族人們願意利用自己的時間參與演出,讚嘆的是集合老、中、青三代族人在部落表演,讓傳統文化及歌謠可傳承至後代,覺得村裡的人一起將自己部落文化發揚光大,那真的是一件很美、值得歡慶的一件事,因為我們都知道這條路不好走,不單面對族人們的疑慮還得挑戰自己內心的恐懼,有這樣的成果絕對得來不易。

{旅行的意義}
這趟旅程一開始的傾盆大雨,到最後的雨過天晴,我想這就是部落發展的過程吧!然而在地利部落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都能看見新的創意、有趣的傳說故事、傳承的歷史背景...等每個轉角的用心,看著牆上的故事,不單是中文的解說,還有英文翻譯的完善,如果結合所有特色,擬定規劃整合成有系統的運作模式,一定能夠活絡每個息息相關的環節。謝謝地利部落每一位與我們打招呼、停下車按喇叭比讚、鼓勵支持“環島走部落”的親朋好友們,謝謝大家的指教,那都是讓我們更成長的關鍵,更要謝謝你們陪著我們一起創造部落的點點滴滴,有你們的提攜一定會越來越好的!謝謝大家提醒著「走部落」的意義,跟著松鼠邊走邊玩,邊拍邊看台灣部落,繼續走部落Let's go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🥰如果有很想暸解的部落
🥰或期待我們去拜訪的部落歡迎私訊介紹唷!
-
-
主持:張茹茹(一個輕熟女的零元徒步環島)
導遊:Wei Yi Bunun
攝影:Wei Yi Bunun

#taiwan #travel #台灣部落 #原住民的故事 #跟著布農松鼠走部落 #紀錄台灣部落文化 #南投部落 #走部落 #地利部落 #黑黑谷瀑布 #黑黑谷吊橋 #請多多支持分享 #感謝主安排所有的一切 #達瑪巒部落 #達瑪巒文化藝術團 #布農部落 #土虱灣


Tags:

About author
YT頻道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user/bjun350247 臺灣是一個溫暖有人情味的地方, 而我們漸漸因為環境、 社會結構改變、 資訊爆炸的世代裡, 漸漸地與人保持了最安全的距離, 忘了最吸引其他國家嚮往的臺灣『人情味』, 面對自己國人往往用“刻板印象”來看待原住民。 - 其實漢民族一直以來 都很嚮往原住民的熱情與天真的處理方式, 喜歡原民的真性情與單純的生活, 更羨慕與大自然相處的方式, 然而卻因為資訊的不足與地方上的差異, 造成讓族人有: “有的時候我們不是你們想的那樣”, 如:原住民的儲蓄問題、 很會喝酒的問題、 土地環境的問題、 每個祭典都像在過新年一樣開心…等等。 而原住民們其實很歡迎大家來欣賞自己的部落, 如同國人樂意外國人來臺灣旅遊一樣, 保有彼此尊重 讓旅遊觀光生態形成最大效益循環的產業鍊。 - 透過影片在網路世界自由分享, 團隊拍攝生動活潑的手法與非於一般照片畫面的呈現, 不僅讓觀光客看到部落的美景, 更讓當地族人對自己的土地刮目相看!
臺灣的部落有很多不同的面貌值得細心探討,不單只是福爾摩沙的風景,還?
View all posts